•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名家评论
  • 改革与民营参与是供热供暖行业的良好出路

      供热是一种商品,应当商业化和市场化,中国原有的福利型供热体系应该商业化和市场化,供热服务按商品计价,消费者按消费量支付热费,这已经是共识。供热的商业化改革已经在很多转型经济国家取得成功,包括波兰、匈牙利、立陶宛、爱沙尼亚、乌克兰。但是,中国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战略是保证社会稳定来取得经济发展,反过来又用快速的经济发展来保证社会稳定,因此,中国的改革的特点是渐近... 阅读全文>>
     2006-6-29  评论:0
  • 城市供暖体制改革何时能跟上其他改革的步调?

     几年来,城市供暖体制与其他改革的步调不太一致,供暖领域出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首先是供暖时间的问题 一般而言,各地对集中供暖的起止时间都是一个固定的期限,而不是按照天气变化“看天烧火”。这种方式主要是考虑供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核算。因为供暖企业大多数是按照固定的费用收取取暖费,只有按照固定的时间来供暖,企业才能将成本和收入相对应。 如果“看天... 阅读全文>>
     2006-5-12  评论:0
  • 略论供热体制改革中的社会化

    供热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几个化: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专业化、多元化企业化,代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体制、机制、制度方式的内在变化,此外还有法制化、制度化、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标准化、精细化等等的外在表现,其中根本的是社会化!货币化、商品化、专业化、多元化、企业化、法制化、制度化、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标准化、精细化等等,都是社会化的孽生物! 社会化,是供热模式的变化,是... 阅读全文>>
     2006-4-18  评论:0
  • 试论集中供热按使用面积计热价的先进性

    集中供热规划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包费制用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管理尺度偏大,属于粗放经济模式,需要改革体制、精细管理、减少浪费。 各地按面积包费制供热中存在按房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三种收费方式。其中,房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公共建筑面积=墙体面积+用热使用面积+不用热使用面积+分摊公共建筑面积。由这个公式不难看出,等式右边的管理尺度更加精细化,有助于... 阅读全文>>
     2006-4-6  评论:0
  • 我国集中供热建设资金的政策变迁与相关问题

    我国集中供热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五六十年代、一个是八十年代之后。 五六十年代供热建设有国家直接投资,八十年代之后国家逐渐调整经济体制,停止了直接投资,由各城市采取贷款建设、集资还贷的方式扩大了集中供热覆盖范围。本世纪初,投资主体进一步分化,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供热建设领域,这将迎来供热建设的更大发展。 但是国家直接投资转向政府组织的集资建设比较快,由... 阅读全文>>
     2006-4-3  评论:0
  • 供热分户计量收费缘何步履重重?

    有些这样的议论,分户计量存在复杂问题,比如需要改变运行方式,比如需要投资改造,比如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制度,比如居民能够接受安热量收费等。 改革,如果不是为了把事情办好,还是不要改革的好! 但是,显然分户计量可以减少能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所以总的看,分户计量收费,非搞不可,否则这种消费过剩是减不下来的。 改变运行方式,就是热源以质调节为主,改成热源以量调节为主,管网水压图... 阅读全文>>
     2006-3-23  评论:0
  • 从青岛集中供热情况看供热市场化发展方向

    价值,一方面是供给即劳动创造的量度,另一方面是需求即效用满足的量度。 需求是主变量,供给是因变量,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和价格的积。价格是价值的交换尺度,即甲方支付劳动和乙方支付效用之间的交换方式。当供求平衡时,低价格刺激乙方支付效用和需求、高价格刺激甲方支付劳动和供给。供求很少是平衡的,供过于求,产能过剩,供不应求,产能不足,供求关系变化,对产能提出了挑战,在这一游戏中,产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阅读全文>>
     2006-3-22  评论:0
  • 北京建筑工学院教授--供热改革要稳定当先

    供热改革要稳定当先 ——访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德英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陈文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利供暖肯定要取消,必须要改革,但是供暖体制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系到社会稳定。   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工学博士李德英教授就此问题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正处于过渡阶段,需要一个调整过程,一下子完全放... 阅读全文>>
     2006-3-15  评论:0
  • 集中供热市场化的政策研究-集中供热政策

    集中供热市场化是集中供热体制改革的目标。体制是机制和制度结合的体系,机制是客观的内在的,制度则是主观的外在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包含着扩大市场机制作用和深入贯彻社会主义原则的双重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集中供热市场化... 阅读全文>>
     2006-3-10  评论:0
  • 加大政府组织项目开发的力度,加快集中供热建设发展的速度

    经济活动,是政府、企业、消费者的相互作用,是生产和消费、交换和分配的矛盾统一,是在一定社会条件约束下,有效配置稀缺资源,最大程度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其中,政府计划配置资源是宏观经济优化的自觉调控措施,企业市场配置资源则是微观经济优化的自发机制。政府计划组织和企业市场运作是集中供热产业发展的相辅相承的两种手段,无论是计划为主政企不分的经济形态还是市场为主政企完全分开的经济形态抑或计划结合... 阅读全文>>
     2006-3-7  评论:0
  • 供热体制改革: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一个温暖的期待

    又是冬天,供热又一次成为全市上上下下的关注。 的确,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总是人们心底的期待。而对于所有北方城市的居民来说,冬季采暖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基本的生活需要,老百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希望冬天里的城市能无忧无虑的温暖起来,所以,每到冬季,供暖采暖就成为各级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以城市热网、区域热网或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暖为热源的方式,在目前以至今后一... 阅读全文>>
     2006-2-10  评论:0
  • 供热价格松动 谁来主宰煤热联动后的热费价格

    国家发改委2005年底公布了《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规定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热价格可以随煤价的涨跌而浮动。这意味着持续多年一成不变的供热价格终于出现了松动,带有浓厚计划色彩的供暖事业改革走向深入。专家认为,“煤热联动”有利于缓解由于煤炭等原材料大幅涨价给供热企业带来严重亏损的局面,但是由于这项政策本身带有的不彻底性及其落实上的困难,供热行业要想真正实现正常运转,尚需国家出... 阅读全文>>
     2006-2-9  评论:0
  • 社区应成为百姓和供热企业间的润滑油

    在前天的分组审议时,记者就供热问题采访了企业代表。人大代表、大连市供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湛琛说,这次人大会上他带来一条建议,希望街道、社区能参与到供暖企业的供暖管理中,双方和谐解决供暖期间百姓反映的暖气不热问题。 刘湛琛说,十多年前,百姓与供暖企业的关系非常融洽,原因是那时企业的服务意识好,百姓如果遇到了暖气不热的问题,街道就直接找到供暖单位,供暖单位也是第一时间进行... 阅读全文>>
     2006-1-16  评论:0
  • 哈市专家:损耗计入热费属于重复收费

    专家周游、杨明远:损耗计入热费属于重复收费 【专题】关注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 哈尔滨市部分供热企业认为,供热在到达居民室内时会产生损耗,这一块费用应计入热费当中。而一些专家则表示,这部分损耗已计入用户为企业支付的服务费用当中,不应再向用户收取。   “热能损耗计入热费是重复收费。”哈尔滨商业大学专家周游说。周游表示,从企业运行的角度看,企业在为用户服务的... 阅读全文>>
     2006-1-12  评论:0
  • 涨价将导致新一轮取暖难 没发生的费用不应计入成本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赵瑞政:涨价将导致新一轮取暖难 【专题】关注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 “通过调整热费来平衡供热成本支出这种做法,很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取暖难、取暖贵,让相当一部分人用不起热。供热要体现社会福利和公益性质,应该让更多的人用得起热。”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赵瑞政说。   赵瑞政提出质疑:供热企业申请调整热费,是否考虑了低收入人群的承受能力?他说,热费调整后,对公... 阅读全文>>
     2006-1-12  评论:0
  • 中国供热协会副理事长谈节能建筑与计量供热的关系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 徐中堂   城市供热收费难导致供热更难的局面已经成为城市供热十分突出的矛盾。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二十世纪90年代末,黑、吉、辽等城市的供热收费率下降到50%左右,历年拖欠热费计为20多亿元。出现了供热企业收不到热费,严重地困扰着城市供热的发展和正常运行,直至影响职工居民冬季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会稳定。   城市供热收费难除了有计划经济福利供热和城市居民住房制... 阅读全文>>
     2006-1-11  评论:0

中国供热信息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供暖锅炉采暖设备供热节能换热机组,地热采暖项目供热计量系统软件热量表厂家供暖协会行业商机平台

投资合作,Copyright © 2004-2022,版权说明, 辽ICP备110084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