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参考材料

区域燃气集中供热技术探讨和燃气供热节能六大技术

时间:2014-2-25 7:57:29   作者:汉澎   来源:本站整理   评论:0
内容摘要: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逐步改燃煤为燃气等清洁燃料是势在必行的。国际上天然气已经继煤炭、石油之后,成为第三大商品能源。小区域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是一种分散式燃气采暖,分为模块化采暖和分散集中采暖,一个建筑单元、一个建筑使用一个燃气锅炉房采...

    长期以来,我国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煤的比例占70%以上。全世界只有4个国家(朝鲜、南非、波兰和中国)能达到如此比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和热源造成了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由小型燃煤锅炉向集中区域性大中型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的转变,在减少污染和节约能源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大力提倡的供暖方式,这种供暖方式在当时所起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能源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从煤向油、气等洁净燃料的转变。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然是供热采暖的主流设备。因此,提高燃气效率、降低烟尘污染,实现洁净燃烧,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燃气锅炉房区域供热是指一个或几个小区的多个建筑共用一个燃气锅炉房采暖,采用二次热网,设有中间换热站,外热网规模较大,采暖面积可达数百万平方米,烟气高空排放。这种供热方式与传统的燃煤锅炉房区域供热除燃料不同外,没有本质的区别。

 
    燃气锅炉房区域供热的优点是可实现集中管理,方便维修和用户使用,对污染物可实现高空排放。对煤改气的项目,可直接利用原有的供热管网系统和锅炉房附属设备,节省初投资;缺点是:①锅炉热效率相对较低,外网和换热站热损失和热媒输送动力消耗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大。②系统调节不灵活,外网投资大,不能直接解决热计量问题。③在建设初期系统利用率低。④集中供热系统末端无计量和调节手段,统一按照供热面积收费。⑤水力失调严重,因水力失调造成部分用户采暖温度过高和部分用户受冻。温度过高用户一般采用开窗散热法调节室温,造成8%-15%的热损失。特别是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混在一起,按同一水平供热,由于无调节手段,办公楼、学校等夜间和假期照常供热,宾馆有人无人照常供热,浪费能源。


    由于外网的热损失大于分散燃气锅炉采暖,平均的采暖温度也高于家用燃气锅炉单户采暖,北京地区采暖的耗气指标为10-14m3/m2。耗气量高的原因主要是外网和换热站的热损失大,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混在一起供热造成的。在污染物落地浓度要求较严格,分散采暖排放污染物落地浓度超标时,可采用燃气锅炉房区域集中供热,但对烟囱高度有要求,需经过计算确定。在欧美地区很少采用燃气锅炉区域集中供热,一般都是热电或冷电联供。俄罗斯等国也逐步地把燃气过度集中供热,改为分散供热,以节约能源。

 

小区域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技术的利弊

 

    在我国大中城市,提高能源利用率,逐步改燃煤为燃气等清洁燃料是势在必行的。国际上天然气已经继煤炭、石油之后,成为第三大商品能源。北京市近年来大规模调整能源结构,进行煤改气工程,正是这种大趋势的体现。

 
    小区域燃气锅炉集中供热是一种分散式燃气采暖,分为模块化采暖和分散集中采暖,一个建筑单元、一个建筑使用一个燃气锅炉房采暖称为模块采暖(也称为单元式燃气采暖)。多个相邻且使用性质相同的建筑使用一个燃气锅炉房采暖称为分散式集中采暖,其特点是有一次热网直供。


 燃气锅炉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问题

 

    其优点是:①建设灵活,燃气锅炉集中管理,方便维修。②每个系统供热面积小,便于调节和控制。对于使用性质相同的建筑,特别是学校、办公楼等公用建筑,使用这种采暖方式可以根据建筑的使用特点来调节控制采暖温度和采暖时间,特别是不需防冻或防冻时间短的地区,根据作息时间控制采暖时间非常有效。在节假日或无人的夜间可降低采暖温度或停止采暖,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中国供热信息网 http://www.china-heating.com/


标签:燃气集中供热技术 燃气供热技术 燃气锅炉房区域供热技术 燃气锅炉区域供热 燃气锅炉房采暖系统 燃气集中供热技术利弊分析 燃气供热技术论文 小区域燃气集中供热 小区燃气供暖技术问题 模块锅炉燃气供热 锅炉集控系统 

中国供热信息网-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供暖锅炉采暖设备供热节能换热机组,地热采暖项目供热计量系统软件热量表厂家供暖协会行业商机平台

投资合作,Copyright © 2004-2019,版权说明, 辽ICP备11008400号-1